“叶玉晚来春”这句话,大概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。这典故源自唐代画家叶浑的一幅名画《鹊华秋色图》。画面中,鹊鸟栖息在枝头,唐代名士在下面品茗。叶浑自己却未能在这幅画完成之前看到鹊鸟回归,病逝而去。以后人为之系上唐诗一句:
“叶泫然深院锁清秋,粉墨登场作大优。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。”
唐代历史学家胡三省在文章中将“叶玉晚来春”这句话用来形容叶浑成名之晚。今天,我们所指的叶玉晚来春反映了一个作品是在创作者生命何时完成的,更重要的是,同时也打开了一扇了解国画的大门。
国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形式,于公元220年后兴起,以“形似而神韵毕备”为最高境界。许多历史文化名家如唐代韩愈、宋代苏轼、明朝文征明等都有自己的绘画作品。而叶浑终其一生都在探寻“意”的精义,是一位以追求精神内涵为主要目的的画家。
在叶浑后人的逐渐发掘和推崇下,叶浑获得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评价——他不仅是一位书画大师,更是一位品德高尚、自律自强的文化艺术家。
当今绘画领域中,叶浑的影响力毋庸置疑。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,他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长者和传统的继承人存在着。他的作品,更是弘扬了中华文化的精髓,在今天的艺术界仍旧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