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文化 >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(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追求“道”,成就“名”)

苏洵二十七始发愤(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追求“道”,成就“名”)

来源:元婵生活网

苏洵,字子由,号东篱。是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和其友黄庭坚、文同并称“苏门五大家”。作为文学大家,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、散文和书信,而且对于文学和书法艺术的研究成就了其学术上的“名”。然而,苏洵并不满足于仅仅有这个“名”,他希望通过追求“道”,增强精神层面的追求,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感悟。

苏洵二十七岁时开始发奋学习,亲自编撰《先职贤良录》。此书收录了五十二篇关于君子修身及教育子弟的文章,是苏洵首次明确表达自己修身治学的理想和追求。他认为,书中的文章“无非说了一种人格,学问人格;一种处世,圆通处世之道”。他从此坚定地学习经史,认真钻研儒家经典、史书和子集,不仅读了许多先秦的著作,也研习了佛、道、墨等诸家的学说,把握不同学派的精华之处,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学术风格。

苏洵可谓是学术热情旺盛,在书房里他常常冥思苦想,切磋琢磨,手不停笔地进行着创作。据记载,他每天坚持写作时间不短于六个时辰,其学术热情,为后来的学子所推崇和追捧。

可以说,苏洵对于学术和人生追求的热情,是他成为文学巨匠和人文思想舵手的原动力。他以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,不畏苦难,积极向上,我们定能超越自我,实现人生价值。

相关信息